【创世录】因塔利亚文明第二期创世录
源星云的流浪不知道何时才会结束,路途漫漫,黑寂的宇宙中点点微弱星芒也许是一点无用的安慰。
衍射波集合体的结构飞速进化,优化,更加完善,稀薄的氢气波动组成了集合体个体的外层,较重的氦气波动环绕在内部的重元素上,各种轻元素在集合体内部振荡,产生了无数的细小微波,束缚住了组成集合体的物质,集合体的行动也由这些微小但又繁多的波所驱动。
前提是重元素产生的较高能波存在于集合体内部,才能使得集合体具有行动,反应以及进攻的能力,假如重元素被从集合体内部剥离,集合体内部的物质波动就会由于失去了一个强大的驱动器而变的缓慢且微弱,也就意味着这个集合体会逐渐崩溃退化成一团较为致密的云团,直到波动平息。
重元素所产生的波含有更高的波能,相对于集合体个体而言,那一点质量稀少的重元素无疑是它们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集合体之间的互动也由单纯的波能抵消与吞噬演变成了主要掠夺对方的重元素。
集合体个体内部所产生的波已经微型化,波长已经不再是粗糙,效率低下的长波,经过了重元素的分散,内部波已经转化成为了cm波,集合体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考能力,例如对于是否攻击敌人和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思维的复杂程度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除此之外,源星云内部的生态完美的诠释了“混沌系统”这个概念,集合体诞生的原始思维更加加剧了源星云本身的混沌化。
需要提及的是,源星云内部生存着数亿集合体个体,其中规模最大的集合体个体半径约为432.12km,规模最小的集合体的体积半径一般在4m范围附近,但集合体个体的思维能力水平和个体的体积以及精度呈现并进关系,所以一般而言,体积更大的同等波精度的集合体个体相对于体积更小的同等波精度的集合体个体的思维能力更强大。
与此同时,源星云的体积相较于集合体诞生前减少了约0.03%,这些体积是由于组成集合体的物质的密度比源星云的密度更高,因此宏观来看源星云总体的体积在持续缩小。
源星云内部的反应速率进一步降低,能量释放周期增长了约210年。
源星云依旧在向银河系方向高速运动(相对慢速,约为420km/s)。